作者|张言
NMN特别跟踪报道
5月31日晚,多个跨境电商平台突然被告知,NMN类的保健食品自6月1日起,不得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在国内销售。
据网传信息显示,海关总署通知要求:不得采用1210(保税备货模式)、直邮、CC(代购模式)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原产地为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瑞士、英国、新加坡、西班牙、荷兰、匈牙利、丹麦、瑞典、捷克、挪威、波兰、奥地利、法国、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含NMN成分的食品。
截至发稿,本刊记者未在海关总署官网上查询到相关通知。记者以电话和传真方式向海关总署进行核实,也均未收到回复。
PART 01
要求全面下架
刘先生是此次NMN禁售事件的受影响者,他对此次禁售的突然性记忆犹新:“我们是突然接到保税仓通知,要求对所有NMN产品下架的,之前没有任何预警,也没有任何缓冲时间,非常突然。”
当记者问及刘先生是否看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时,刘先生直接表示:“没有看到相关的书面通知,是由保税仓口头传达的下架通知。”刘先生对这样的处理非常困惑,“这种政策的急刹车,其实给企业带来的困惑不止一星半点。”
虽然在2024年4月17日,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曾发布《关于跨境电商渠道购买含NMN成分食品的风险提示》: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相关商品符合原产地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但可能与我国标准或有关要求存在差异。海关关注到一些含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成分食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
海关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含NMN成分产品时,请认真、仔细阅读电商网站上风险告知书内容,关注原产地信息,结合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做出是否购买判断。”
不过,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的此次提示是针对消费者的,并没有对跨境电商给予预警。
针对NMN经营者及企业的预警,还要追溯到2021年。2021年1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下发了《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明确指出目前烟酰胺单核酸(NMN)在我国未获得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许可,不能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要求各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对相关经营者进行全面排查。
从2021年到2024年的短短三年间,NMN究竟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什么,以致于走到几乎全面被禁的地步?
PART 02
乱象生,监管难
NMN全称“β-烟酰胺单核苷酸”,它是人体内重要辅酶NAD+的前体物质。辅酶NAD+与人体内能量代谢、糖酵解、DNA复制等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可以提高人体内NAD+水平的NMN被认为具有抗衰功能。
近年来,NMN风靡全球保健品市场,甚至被冠以“不老药”“长寿药”的名头。市场过度炒作、资本推波助澜、产品鱼龙混杂,来源也比较混乱,同时国内缺乏相关产品的标准,这一切导致了当下国内NMN市场的乱象。刘先生就猜测,这可能是相关部门出手整治的原因。
目前,NMN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通主要依赖于跨境电商平台,这种渠道通常被视为个人购买行为,通过跨境电商购买的健康产品并不需要在国内获得相关保健品批文。理论上,这些产品应当满足其出口国或地区的法规要求。然而,实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尚未批准NMN用于食品或膳食补充剂。
当前,NMN在日本、中国香港和加拿大等地区已经获得了合规性认可。
日本是全球第一个批准NMN作为食品原料的国家。2020年7月,日本厚生省将NMN加入“保健食品原料-不认为是药物的成分清单”,在此之前,日本将NMN作为药品进行审批。
香港允许NMN补充剂生产和销售。
加拿大在2021年将NMN收录到天然健康产品(NHP)原料数据库中,即NMN可以用在天然健康产品中。天然健康产品在加拿大需要进行注册申请后才能合规上市。
“国内NMN市场比较混乱。大量在生产国本土都不允许销售的NMN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中国,很难说这些境外企业愿意为中国消费者的健康以及权益负责。一旦出现大范围风险,由于这些生产企业都在境外,国内消费者以及监管部门很难追责。”刘先生这样表示。
PART 03
禁令的市场影响
虽然海关部门三缄其口,但跨境电商平台禁售NMN的消息很快在市场不胫而走。
跨境销售平台已经产生的订单目前都无法在海关报税,因此也不能发货。据刘先生介绍,目前NMN的主要销售渠道和跨境物流发货都已经停止。
这对跨境销售NMN产品的经营企业造成了最直接的冲击。
首先是库存NMN产品因无法销售而面临退运或销毁。退运意味着要退回原产地或第三方中转地,这将直接导致高昂的运费和管理费。如果NMN产品在原产地区也无法销售,就只能就地销毁,这无疑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更让相关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忧心忡忡的是,经营多年积累起来的市场和品牌面临一夜之间崩塌的风险。
销售端的风险很快就传递到了上游端。
中国不仅是NMN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全球NMN最大的原料供应国。初步估计全球80%以上的NMN原料都产自中国。
在深交所上市的金达威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辅酶Q10原材料生产企业,占据着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9年,金达威关注到NMN市场的崛起并介入。2020年7月,金达威收购的美国公司DRB(多特倍斯,英文名Doctor's Best Inc.)开发的NMN产品在中国上市,当年即销售58267瓶,实现销售收入6478.10万元,每瓶均价超过1111元。2021年,金达威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建成年500吨产能的NMN生产线,成为全球NMN原料的主要生产商。
雅本化学在上市年报中首次提到NMN是在2020年,当时企业在年报中表示:“公司顺利完成NMN吨级订单的生产交付……NMN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上架。”2021年,雅本化学表示,NMN产品在跨境电商平台实现良性运营,公司品牌“Wholly you”及“雅本NMN”在同类产品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积淀。2023年7月,雅本化学表示,公司在绍兴上虞基地、太仓基地均设计有规模化生产NMN原料的产线,将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择机推进项目建设和投产。
“对金达威来说,NMN是其未来新的战略增长点。但销售禁令打乱了企业的战略规划。”熟悉NMN市场的业界人士告诉记者。该业界人士表示,除了金达威、雅本化学等上市公司,国内还有一批生产NMN原料的新兴生物制剂原料公司,本次NMN产品下架禁令,对这些企业的发展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5.31禁令后金达威股票行情走势图
5.31禁令后雅本化学股票行情走势图
虽然金达威、雅本化学等与NMN相关联的上市公司纷纷公开表示没有受到禁令的影响,但根据Wind数据,禁令消息传出后,NMN板块的10只概念股有9只出现下跌。截至6月26日,金达威、雅本化学等股价均较5月31日下跌超4%。
PART 04
NMN的市场转机
目前NMN相关的保健食品在我国未获得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许可,因此在国内,NMN不能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销售。国内目前的NMN产品,都是海外相关企业以跨境电商的方式销售到国内,目前NMN国内市场的消费规模尚无精确统计,但根据一些调研机构的发布信息来看,规模已经达百亿。因此禁令对国内NMN消费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
“NMN的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NMN的相关实验数据也正在不断增加。中国、美国、日本等地都在进行多项临床项目,以进一步验证NMN的功效。”一直经营保健领域的刘先生表示,按照过往其他新原料在国内获得审批的历程看,一种新成分在国内市场获得正式认可的时间大约比日美等国家市场晚十来年。从第一款NMN产品面市,至今也不过7~8年时间。
有业界人士认同这样的观点,“中国市场需要给予NMN这类原料更多的时间来实现合法化,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