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来北京,是因为我知道现在是北京最美的季节”—金秋十月,开启美国商会主席第二任期的安利公司董事长史提夫·温安洛,受“对外友协”之邀又一次访北京。 “很我高兴我能在第一个任期内看到中国加入WTO,这次到北京,在与新老朋友交谈后我再次确认,中国的转型之路将继续沿着市场化方向,这让我及美国商界,对未来的中美经贸更有信心。” 10月16日,温安洛在京接受本刊采访,就中美经贸热点发表了如下观点。 《瞭望》:在众所瞩目的三中全会前到访北京,您有怎样的期待?在与高层的互动中,又有哪些收获? 温安洛:美国商会拥有300万会员企业,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联盟。我们的职责就是服务企业,在华盛顿为商界“发声”。所以这次来,我还担负着了解中国经济形势及下一步整体改革思路的责任,以协助美国企业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与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等进行的一系列重要拜会中,我获得一个很关键的讯息,即中国以往所坚持的市场开放及转型进程,不但没有停止,而且未来将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前行。这对希望了解中国投资贸易环境的美国企业,非常重要。 《瞭望》:针对外资关切的中国营商环境,您认为现在与12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温安洛:与12年前我的第一任期相比,今天中国的市场化程度要高得多,相应的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市场环境、法治环境都有了长足进步。 以安利为例,2001年,尽管入世已进入冲刺阶段,但中国对合法直销及非法传销还没有法律上的界定与区别,在很多领域还没能与世界并不接轨。所以,每个时期的营商环境,都有这一时期的特点,很难用更好或更差来简单概括。 今天的中国,有着更好的基础设施、技术水准,以及更成熟的消费环境;相应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特别是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对中国是好事,意味着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正在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同时这也意味着,以往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可能面临调整迁移;而看重技术、市场和人才优势的企业,可能正在向这里聚集。 如果说挑战的话,那么在一个竞争愈益激烈的市场中,营造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和规则,始终都是政府工作的重点,而这一挑战,不仅限于中国。 《瞭望》:中国前一段接连曝出跨国公司行贿及产品质量问题,您作为美国商会主席,有何观点和建议? 温安洛:我有两点看法:首先,对于跨国企业来说,进入一个国家投资及贸易,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这是一个良好企业的必备品质和责任。 其次,我认为跨国企业应建立并采取统一的商业管理标准。我们知道,由于各国发展阶段不同,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面临的经营环境法律环境差异极大,而一个高标准的管理标准,可以避免企业各行其是,甚至以身试法。 《瞭望》:问个中国民营企业关心的话题。您及安利总裁德·狄维士先生都是从你们父辈手中接掌的家族企业,且运营得非常有效率。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崛起了很多优秀的家族企业,目前很多也面临传承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温安洛:我认为家族企业、合伙人制,最重要的是父辈/子辈或合作双方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很幸运,我和狄维士先生的父辈在安利建立之初,就确立了“回馈社会”的理念,并将其注入到公司运营及架构中。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目前我们已接掌企业18年。这期间我和狄维士先生也就企业决策运营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但我们总是能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回到价值原点上去讨论问题,直到达成共识。 所以,一个坚实的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企业传承及合伙人非常重要。 《瞭望》:最后,您怎么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 温安洛:我对中国经济有着乐观的预期。一直以来中国经济都显示了良好的成长性和调整能力。中国政府总是能预判到走势并及时调整,这是全球经济放缓时,中国仍有很好增长实绩的重要原因。 就像企业在制定运营计划时,应保持乐观态度一样,一个向上的合理的目标,可以带领企业不断向前;而如果企业目标从一开始就悲观,那么肯定难以走远。 所以在我看来,发展的过程中肯定有波折,但对于努力的企业或政府而言,这绝不是悲观的理由。 |
关键词: 安利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