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位行业老友聊天,大家都在感慨:现在的产品,越来越难做了。现在的产品创新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
市场上同类产品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接近,企业不得不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消费者看似选择很多,实则很难找到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 再强的营销
也救不了平庸的产品
这些年,我也见过太多企业把90%的精力放在营销上,却只给产品留10%的投入。结果呢?广告一停,销量就垮;流量一断,用户就跑。我想说:“再强的营销,也救不了平庸的产品。”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一个本质问题: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产品本身的品质和体验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营销可以带来第一次购买,但只有产品才能带来第二次、第三次回购。
那么,在同质化产品严重的赛道中,产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常常思考,也和我的团队反复研讨,在“做好产品,产品做好”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做到“人有我无,人优我转”。
“人有我无”:强调的是差异化,是独特性。
当大家都在红海里拼杀时,我们能不能独辟蹊径,去挖掘一个被忽略的细分需求?能不能创造一种全新的价值体验?比如,在别人都强调某个单一成分的功效时,我们是否可以从复方协同、吸收效率、或者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理念入手,打造出“你没有,但我有”的独特产品。这需要我们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对用户需求有深刻的理解,更需要敢于创新的勇气。
“人优我转”:这里指的是错位竞争和价值创新。
如果某个领域、某个特性,别人已经做到了极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优势,我们与其硬碰硬,不如转换思路。这里的“转”,可以是转换赛道,也可以是转换价值点。比如,当大家都在比拼产品的某个“硬指标”时,我们能否在产品的易用性、情感连接、文化内涵,甚至是个性化服务上做文章,从而建立新的竞争优势。转变不是逃避竞争,而是在更高维度建立新的优势。
# 产品即质量
质量即心量
做产品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产品即人品。 你对待产品的态度,就是对待用户的态度。说到底,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还是要回归到用户价值这个原点。我经常问自己:
· 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我们解决了什么别人没解决的问题?
· 用户为什么非要选择我们?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往往是打破内卷困局的关键。只有持续创造真实价值的企业,才能在这个产品过剩的时代赢得用户的真心选择。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
上一篇:黄金宝|谈谈产品人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