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148一盒的敷尔佳面膜成本仅10元”的热搜,让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暴利尽显无疑。
医用敷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械字号面膜”,是敷尔佳的龙头产品,为公司贡献一半以上的营收。
2021年,敷尔佳净利率约49%,只比茅台低了3.6个百分点。公司每卖出100元的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收等还能纯赚49元。
四年赚23亿
敷尔佳公司的前身,是个销售公司,公司实控人张立国最早做药品批发生意。
2012年,张立国瞄准了美容护肤和皮肤修复行业,和哈三联一起合作研发“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哈三联负责生产,张立国的华信药业则负责营销、推广和销售。
两年后,产品研发成功,华信药业注册了“敷尔佳”商标。
来源:官网
2016年,这款产品成为国内第一批获准上市的透明质酸钠成分的II类医用敷料贴类产品。
之后四年,我国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市场规模从2.3亿元增长至4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06%。
拥有先发优势的敷尔佳,享受到了行业红利。2017年,张立国顺势成立敷尔佳公司,专门做皮肤护理产品。
得益于业绩规模快速增长,及强大的盈利能力,此后四年间,敷尔佳赚了23亿元。
从营收规模看,2018年到2021年,敷尔佳营业收入从3.73亿元,增长至1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4%。其中,医疗器械类产品营收从3.4亿元增长至9.3亿元。
除了医疗器械类型这个“发家”产品,敷尔佳也开始发力化妆品,对应的业务营收从2018年的3400万,增长到2021年的7.2亿元,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2021年,敷尔佳通过换股的形式100%控股哈三联的生产公司北星药业,拥有了生产、研发能力。
面膜造富
比起业绩增速,敷尔佳的盈利能力更加“惹眼”。
根据敷尔佳披露的数据,2021年1月—2月,公司医用敷料的采购单价为9.8元一盒,而其官方旗舰店医用敷料产品非活动销售价为148元或199元一盒。
2018年到2020年,敷尔佳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76%—78%之间。2021年,由于公司100%控股了生产公司,毛利率提高至82%左右。
敷尔佳的毛利率水平,基本和业内可比企业持平,比如近几年贝泰妮的毛利率也维持在76%—82%之间。不过,敷尔佳的净利率,远高于同行,甚至直追茅台。
这跟渠道选择有关,敷尔佳以线下经销模式为主,2021年公司线下经销渠道收入10.5亿元,占总营收63.8%。
经销模式下,公司不需要承担市场推广等费用,费用率比同行更低。
敷尔佳应收账款极少,赚的钱基本都能实打实变成现金流。2019年—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3亿元、6.7亿元和8亿元。
如此强大的盈利和回款能力,敷尔佳公司及实控人太“不差钱”了。
截至2021年底,敷尔佳公司总资产20.94亿元,账上的货币资金有5.78亿元,理财产品5.61亿元,占总资产的54%。
2018年—2021年,张立国及其直系亲属,通过现金分红等收入8.77亿元。有“财力”,花钱也大方,同时间段内张立国赠与哥哥、姐姐等亲属2800万元。
不得不感叹,一张小小面膜竟有如此强大的造富能力。
增速放缓
自2020年以来,敷尔佳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2019年,敷尔佳营收同比增长259.4%,2020年、2021年和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则掉到了18.1%、4.1%和2.9%。同期,敷尔佳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1.2%、-2%、24%和1.6%。
来源:官网
出现这样的局面,和行业竞争激烈不无关系。
敷尔佳医用敷料产品刚出现的时候,医美机构、专业的医疗机构等曾是其重要渠道。
一位医美机构的院长透露,她所知道的医美机构,现在很多已经不再用敷尔佳的产品。
如今医用敷料选择越来越多,敷尔佳不具备价格优势,“作为耗材,敷尔佳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公司的另一块业务化妆品,定位为功能性护肤品,是近年来化妆品行业快速增长的“黄金赛道”,竞争非常激烈,敷尔佳跟同行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功能性护肤品的特点就在于“功能性”强,背后是科研支撑。
敷尔佳的研发能力一直备受质疑。2021年,其研发人员仅有6名,研发投入524.3万元,虽然较2019年的60.4万元有明显的增长,不过研发费用率还是远低于同行。
之前,敷尔佳的渠道相对单一,以线下经销渠道为主。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线上渠道,2021年其线上收入已接近6亿元,占总营收的36%左右。
为了拓展线上渠道,敷尔佳花出去不少真金白银。
2018年到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从0.21亿元增长至2.64亿元,公司在天猫平台的推广服务费从不到50万元,增长到1.4亿元。
随着公司线上销售渠道的增加,以及化妆品业务占比的提升,未来敷尔佳或许在渠道、产品结构上会越来越接近贝泰妮等同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