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正值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为响应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同时铭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成就,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开始,每年8月8日被正式确立为“全民健身日”,以此倡导全民参与体育锻炼。
根据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在全民健身日期间,各地需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动员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提供公益性健身指导,并确保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
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当下,“以运动收获健康”已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健身锻炼来强健体魄、释放压力。尽管已过立秋节气,但目前仍处于三伏酷暑时节,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进行健身活动需要特别注意几个关键事项。
避免高温时段
户外运动防晒
夏季高温时段通常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这段时间建议选择室内运动。比较适宜的户外运动时间是早晨8-10点或傍晚17-19点。进行运动时,建议穿着透气性好、宽松舒适的速干运动服装。若在户外活动,需做好防晒措施,可以佩戴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
及时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水
夏季运动时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出现脱水症状。补水时建议饮用矿泉水或白开水;若进行高强度运动,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含糖电解质饮料。应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咖啡等饮品,也不宜用冰镇饮料代替。饮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每次饮用量控制在200-300毫升为佳。
循序渐进适应
注意运动强度
夏季运动需特别注意运动强度控制。对于经常锻炼的人,建议将运动量调整为春秋季的2/3左右,单次运动时长不超过1小时。初次尝试运动或缺乏锻炼基础的人,应当从低强度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切忌一开始就进行大强度或长时间的运动训练。
不可突击增量
用好零散时间
许多人因工作日繁忙,将运动计划集中安排在周末进行高强度锻炼来弥补日常运动不足。但这种周末突击式的运动模式容易造成心脏负荷过重和关节损伤。更合理的做法是保持运动时间的规律性,即使工作日再忙,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10分钟左右的适度运动。
避免运动骤冷
建议温水洗澡
剧烈运动后,人体毛孔会充分扩张以促进散热,此时若立即进入低温空调环境或冲冷水澡,可能引发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正确的做法是:运动结束后先做放松整理活动,待汗液自然蒸发后再接触冷环境;如需洗澡应选择温水,且持续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均衡合理饮食
补充营养元素
运动后人体内能源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量消耗,所以在健身后一定要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身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最好选择荤素搭配的膳食。建议少吃多餐,多吃水果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最好不进食太油腻的食物。
葡萄糖可以补充运动中热能的消耗,预防脂肪肝,并且可以恢复血糖水平,加速消除血乳酸。此外,适当补充一些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和治友德邀您一起行动,将每个人身心健康的个人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融合,科学养生健康一生,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一同享受科学养生带来的和美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站未标有“原创”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