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合:直指太平洋直购网涉嫌传销 官方侧面证实2011年7月
7月4日,哈尔滨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都市零距离》栏目播出了一则关于《创业讲座,致富神话还是传销陷阱?》的新闻报道,报道中指出太平洋直购网涉嫌网络传销。7月17日,知名直销网站直销博客文发表了一篇题为“太平洋直购网出事 60多亿元现金被冻结”的文章,文章第一次提到,工商总局网站对太平洋直购网涉嫌传销一事进行了正面回复……
第二回合:报道官方证实太平洋直购曾被立案调查2011年8月
8月17日,中国产经新闻报发表一篇题为“太平洋直购网涉嫌传销 有关部门正在调查”的报道,报道中称,“南昌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去年根据工商部门提交的材料,公安部门对太平洋直购网负责人涉嫌传销进行了立案”;5月之后,《济南日报》发出一篇题为“太平洋直购网涉嫌传销 60亿资金被冻结”的报道,称有关部门初步判断太平洋直购为涉嫌传销,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第三回合:警方进入抓捕阶段 太平洋直购网尚某被抓获2011年9月
9月8日,聊城新闻网报道称,山东东昌府经侦大队在辽宁省本溪市警方协助下将“太平洋直购网”网络传销组织上网逃犯尚某抓获,非法经营额达120余万元。报道指出,截至案发时,犯罪嫌疑人尚某已发展成为“太平洋网络传销组织”最高级别的全球级诚信渠道商,下属联盟诚信渠道商2400余人,非法获利120余万元。在此前后,太平洋直购网原知名直销商童某在8月即被警方抓捕。
第四回合:进入技术论战阶段 激辨太平洋直购网性质2010年10月
11月初,《法治周末》刊发题为“BMC模式引发争议 太平洋直购网是直销还是传销?”的报道,称该网站推行的一种所谓的新型营销模式BMC引发了巨大的争论。一方面,有声音质疑这种模式涉嫌传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警透露,两涉案人员已被检察机关以“非法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批准逮捕;另一方面太平洋直购网也有诸多力挺者到底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是竞争对手恶意诽谤?或是这种模式果真就是一种变相的传销?
第五回合:如此大的争议 谁会打出最后一张牌?2011年11月
太平洋直购自从成立伊始,就一直是议论的焦点,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种种的争议,不外乎几点:太平洋直购是否是传销、是否是集资,在这两个层面再进入进一步的论证太平洋直购是否合法。而花边是,太平洋直购深刻的直销背景和对直销的理解。我们不能理解的是,一个已经争议了几年的企业,为何至今没有答案?时间拖得越久,后果就会越严重,至少这个答案是明显的。
正面反击:称媒体报道不实 对太平洋直购网模式不了解2011年7月
7月5日,太平洋直购网官方发布针对哈尔滨电视台的报道发布了严正声明,称该报道是在没有充分理解我公司新型商业模式且没有进行全面、基本、必要调查的情况下,恶意将我公司直接定位为传销企业……此后,太平洋直购又针对直销博客网关于“60多亿元”现金被冻结的报道进行了正面反击。但是,这才是太平洋直购面临的第一重考验而已。
以我为主:介绍太平洋直购模式 强调太平洋直购的创新2011年8月
此回合,太平洋直购网开始摒弃被动反击的招数,开始进行主动公关。8月15日,太平洋直购网在《江西文明网》发布文章,“太平洋直购网用BMC承载价值”,在强调太平洋直购网实力规模的同时,侧面对外界批评太平洋直购网的报道进行了回击,并坚决与传销拉开距离,呼吁社会对太平洋直购网的模式进行重新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后,太平洋直购网迎来了一个对外公关的爆发期。
网络公关:公关信息遍布网络 太平洋直购掀起反击浪潮2011年9月
9月份,太平洋直购网开始大量在网上发布各类新闻,报道太平洋直购网的积极信息,能搜索到的公关信息就有6条,不过绝大部分都没有正式的新闻媒体出处。如“太平洋直购网助我省电子商务开启‘新英雄’时代”,“ 太平洋直购网携手中信银行 ‘银企牵手’迎来新突破”等,署名都是个人或网友投递。强调太平洋直购网对当地发展的意义,和政府银行等良好的关系。
绝地反击:邀请专家认证 外面海量公关信息覆盖2010年10月
10月27日,网上出现了一篇题为“权威专家论证:太平洋直购官方网绝非传销 ”,来源是搜狐综合。太平洋直购网母公司“精彩生活”公司委托北京某知名律师事务所邀请了5位“国内权威法学专家”对太平洋直购官方网的经营模式进行论证,联合出具的关于BMC商业模式的专家论证意见书。该意见指出,“与会专家”认为BMC模式与传销活动有区别。
前途难测:争议难平 太平洋直购网前途在何方?2011年11月
在经历了多重考验后,太平洋直购网在其官方网站制作了专题,对媒体和社会对太平洋直购网的质疑进行了一一应对。并将太平洋直购网之所以被“攻击”归为几大原因:一、竞争对手恶意攻击;二、直销行业攻击;三、人们对新模式不了解而产生误会,等等。但是这些都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太平洋直购网到底如何定性,这将决定着其前途。